首页 >> 明鹿鼎记 >> 明鹿鼎记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军统之特工之王 三国:开局融合了李存孝 我是元首我怕谁? 晚明 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 王牌试飞员 重生之民国元帅 极品家丁 大唐的皇室弃子 三国,从县令到大帝 
明鹿鼎记 轩樟 -  明鹿鼎记全文阅读 -  明鹿鼎记txt下载 -  明鹿鼎记最新章节

第1034章 【1034 韦总裁没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击】(2/5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这种高度组织化的军队个人勇武可能并不十分突出,但是却能将战斗力合为一体,面对强敌时第一排的士兵伤亡会非常大,不过却能在还击中一举把敌军击溃,从而一举获胜。

在1759年的亚伯拉罕平原会战中,英法军队交锋,英军顶着法军的子弹,一直列队走到法军阵前18米才开火。

第一次射击就撂倒法军600多人,瞬间就将法国人的军心摧垮。

而第二个关键点在于,步兵都装备有刺刀,在近距离摧垮敌人的阵型后,步兵发动刺刀冲锋,摧枯拉朽一样把敌人击溃。

真正解决战斗的其实是刺刀。

所以整齐的阵型就非常重要,因为双方交战距离都非常近,假如一方的队列出现散乱,另外一方来个集体冲锋这仗就算有结果了。

当年清军面对英军部队,在火器上还能打一打,但是英军一旦刺刀冲锋,清军就立刻崩溃了。

主要是士兵在训练度上差得太远,导致士气低落,一旦军心不稳,这仗就没法打了。

因为当年的滑膛枪发射速度非常慢,一分钟大概只有两三发,过程也相当繁琐,在激烈的作战中,人的动作和思维都不如平时利落,所以还会出现哑火后继续往枪里装弹的情况。

作为对比,弓箭射击的速度就要快很多,一名英国长弓手能在一分钟内精确射出12支箭。

弓箭手有没有可能战胜同等数量的线列步兵。

这个问题假如放在历史中去看,弓箭手显然没有任何的胜算,这是因为线列步兵作战时还会有骑兵和炮兵互相支援。

弓箭手密集的方阵是炮兵最好的靶子,在大炮轰击下弓箭手根本无法射出密集的箭雨,而骑兵剿杀散乱逃命的弓箭手基本就是虐菜。

如果拿走炮兵和骑兵,弓箭手和线列步兵单挑,那就很有意思了。

还是以英国长弓手为例,他们的长弓最大射程可以超过300米,当然这么远的距离基本是没有什么准头的。而优秀的弓手能在近200米的距离射中靶子。

在这个距离,锁子甲都无法抵御长弓的射击,在100米距离内,长弓的威力简直摧枯拉朽。

假如一支1200人的线列步兵,排成三队,朝1200名英国长弓手组成的箭阵行进,其行进速度为每秒钟1.5米,线列步兵的开火距离为50米,那么从250米到50米的距离,需要花费133秒。

英国长弓手如果按照每分钟12箭的标准,可以射出26箭,总计31200箭,就算弓箭命中率只有3%,线列步兵也基本全灭。

排成密集阵形万箭齐发也是很可怕的。

这是因为弓箭手在远射时可以采取抛射,所以1200人即使排列成较为密集阵型仍然可以同时射击,而随着线列步兵行进速度越来越近,弓箭手的命中率会急剧上升,所以走到50米距离的时候,基本属于人形靶了。

线列步兵能否行进到某个距离就开始冲锋。

步兵的冲锋速度比起骑兵来慢得不是一星半点,在100米距离发动冲锋,起码需要20秒时间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弓箭手可以射击4轮,也就是4800支箭,如果采用边射边后退的风筝战术,还可以大大延长交战时间。

对于线列步兵来说长距离冲锋会消耗大量体力,对接下来的肉搏非常不利。

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,线列步兵真的是拿英国长弓手没什么好的办法。

既然长弓手这么厉害,为什么英国人在火药武器出现后迅速就将其淘汰了。

因为优秀的长弓手训练起来比拿滑膛枪的步兵困难太多了,好的长弓手需要长时间地磨练技艺,英国当年倾全国之力,才培养出来一小撮长弓手,当时英王规定,全国所有男子,从12岁到65岁,只要是身体健全都要在每周日集中进行长弓训练。

长弓手因为长期拉弓射箭,脊柱都产生了变形。

而滑膛枪手的培训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了,反正当时的枪也打不准。

剩下的就是军官的皮鞭和棍棒教育,让士兵害怕受罚胜过害怕死亡。

两相权衡,有头脑的人都会做出正确地选择。

中国为何没大规模出现西方那种排队枪毙式的火枪阵。

中国为何在火枪出现后的几百年里,没大规模出现西方那种排队枪毙式的火枪阵。

为什么中国的弓在军队里一直被使用到十九世纪。

中国并没有自主的发展出那样的战术,只有与之型似神非的排枪战术和各种阵型。

这些战术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西方近代战术的特点,但是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近代战法。

它们都没有体现,或者说没有完全体现近代线式战术的核心理念。

这也是清代后期军队的一个特点--,既有新式作战方式的成分,又摆不脱旧军制的形态。

受制于清后期整个军事体系的落后和士兵训练水平的普遍低下,这类战术在清军中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。

清军确实大规模使用这类战术,而且应该相当早,不会晚于18世纪。

但是很遗憾,这类战术和欧洲近代的任何一种战术体系都毫不搭边。

这些人拿着火枪对射,和他们几百年前的同行拿着弓箭对射,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明鹿鼎记请大家收藏:(m.265xs.org)明鹿鼎记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星辰变 少帅你老婆又跑了 抱歉,我夫人脑子有坑 放开那个女巫 妈妈 然哥 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 借天 私密保姆 软刺 在生存游戏做锦鲤 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 刺青 他会不会去跳江?